大環境不好的說法,最近總被人掛在嘴邊,可當親眼撞見街邊的私立醫美醫院都開始精打細算時,還是讓人有點咋舌 —— 開業剛滿一年,不僅悄悄縮減了營業面積,連對上門咨詢的顧客都要伸手收 10 塊錢了。
上午的太陽把柏油路曬得發燙,我晃到中原路街角,瞥見一家掛著超大招牌的醫院,主打皮膚瘢痕治療,瞧著像是家專科醫院。既然路過,索性進去瞅兩眼。剛走到門口就發現,招牌左側下方的玻璃門緊緊鎖著,上面貼著醒目的“商鋪招租”字樣,格外扎眼。得,看來是把這半邊場地給退了。
從招牌右側的玻璃門進去,迎面就是服務臺,倆導醫小姐正湊在一起聊得熱乎,見我進來眼皮都沒抬一下。我主動開口問了兩句,她倆也是愛理不理的,那副 “懶得搭腔” 的模樣,仿佛我是來借醬油的。
“你們這兒跟公立醫院一樣要掛號嗎?” 我又追問了一句。
“沒有掛號費,跟公立醫院不一樣!” 其中一個終于抬了抬眼,語氣里帶著點莫名的優越感。
“那能找個人問問增生疤痕的事不?”
“咨詢要收費,一次10塊錢……”
聽到這話,我腳底板像抹了油似的轉身就走。這年頭錢不好賺,可咨詢個事兒就要錢,還是家開業剛一年的“醫院”,這是生意差到要靠“蚊子腿”攢錢了?
回去后我有點好奇,就上網查了查這家鄭州醫膚某某醫院有限公司。不查不知道,注冊時間剛滿一年,注冊資金才50萬元。再扒扒它的投資方,是安徽一家做美容服務的公司,注冊也才4年。更有意思的是,這4年里,這家安徽公司不在當地深耕,卻在鄭州先后投了3家帶“醫院”頭銜的機構,注冊資金一家比一家少,其中有一家甚至已經悄悄注銷了。
不得不說,互聯網真是面照妖鏡,不管是啥“醫院”或者“專家”,前世今生都能給你扒得明明白白。至于是不是傳說中的“莆田系”,背后藏著多少貓膩,查查這些蛛絲馬跡,心里大概就有數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相關標簽: